登录 注册
学会资讯

开新 · 协同 · 智创 · 共赢
Innovation·Synergy·Intelligence·Win-win
学会资讯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纯:作为城市空间的设计者与创造者让更多人关注到美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发布日期:2022-12-15 09:46:44 浏览次数:1682
12月14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2022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城市构想大会正式启幕。本次大会采取“线下+线上”的形式,设成都主会场,上海、伦敦线下分会场,以及全球十余个线上分会场。会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纯发表了题为《自美因人而彰,城美聚合而生》的主旨演讲。


“无论是城市环境、空间形态还是场所氛围,美学都是城市的一个本质追求。”李纯引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为开篇,指出成都的城市美学在于“最美的人居环境”以及“最美的城市场所氛围”。李纯表示,未来关于成都城市美学的构想或许是“山水林田湖城”和谐统一的未来公园城市,与传统的川西林盘、水田、林宅院的人居之美一脉相承,“这样具有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既回应了传统美学又兼具未来城市的美感。”
“作为一名城市空间构建与设计的参与者,我们认为从当下到未来的城市美学,应该包括文化美、生态美、科技美三个维度。”李纯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文化美:地域文化是构筑城市美学的设计原点 


“我们对于城市美不美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建筑的形态,因为建筑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历史、审美趣味和审美的理想。”她结合其团队多年的建筑设计实践指出,建筑离不开地域的概念,更不能脱离文化的范畴。建筑师需要跳脱专业的视角,去触摸乡土的机理,体味文化的底蕴,回应美学的思考。地域文化不仅是数千年历史的如影随行,更是不同时代对美的自我诠释,“因此,我们致力于将历史与地理的特质融合到现代城市的骨架中,并浸润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成都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逐步梳理出了“八街九坊十景”的城市格局体系,包括宽窄巷子、文殊坊、锦里、华西坝等等,“这些点位实际是来自于城市的历史记忆,与天府文化重要的节点是相重合的。”李纯进一步以宽窄巷子的“宽门窄塔”、钓鱼台精品酒店、文殊坊二期改造以及铁像寺水街二期为例,指出对于地域文化的阐释活化不仅体现在原有城区的更新提升中,也体现在新城城区的场景创造上。 
“此外,我们一直秉承着从建筑到生活无创意不美好的概念,希望突破建筑设计的美学边界,使其能够走向生活。我们将建筑中提炼出的美学应用到了文创产品的研发中,开发出关注红潮、青绿等一系列的特色文创,这一组文创产品也是今年成都金熊猫创意设计周的文创银奖获得作品。”李纯说。


生态美:绿色低碳将丰富城市美学的生态内涵 


“绿色低碳不仅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应有之义,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美的一个必然追求。对于设计师来说,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之一就是让居民能够在城市空间中享受到生活的快乐,使居民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李纯表示,“绿色美”就是以更生态的材料和更少能源消耗,营造更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形成全新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理念。
具体来看,在建筑实践中通过绿色低碳丰富城市美学内涵,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建造绿色建筑。“近年来,绿色低碳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趋势,因此我们也设计了一批绿色建筑项目。”李纯以腾讯成都的项目、麓湖的花坊餐厅、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灾后重建项目等建筑为例,指出其团队注重因地制宜进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尤其是太阳能的应用。“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应用,并成立了四川省科技厅颁发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研究中心。此外,我们还正在推进办公大楼的进一步智慧节能改造,形成楼宇能源管控平台和双碳的示范样板。”
第二种方式是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李纯指出,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就是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变革,重点打造“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绿带系统,“我们也始终积极参与生态湿地公园绿道的规划设计,绿道的建设将公共空间与城市的环境有机融合,将休闲、体验与审美感知相统一,能够成为城市绿色经济体的一个造血。”她进一步提道,随着绿道体系的完善,成都也逐渐形成了能够改善城市风热环境的生态走廊,夏季的时候有助于缓解热导效应,以应对如同今年夏季一样的极端高温天气;冬季的时候能够提升空气的流动能力,形成通风走廊,从而驱散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设计实践,我们发现了绿色低碳与城市美学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在文明未来走向何方的问题上,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绿色低碳是城市美学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美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李纯说。 



科技美:数字科技将引领城市美学的认知革命


“数字科技不仅会因技术发展带来审美的新思潮,更会催生新生观念对传统美学的不破不立。”李纯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城市建设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艺术化。这也就是说,数字科技是城市美学的基础,因为美既是科技发展的伴生品,也是最终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城市也许将是一个数字化的城市,不妨让我们大胆地想象,在新兴科技数字和手段的加持下未来城市的发展图景。”
李纯首先提到了元宇宙。她指出,元宇宙有足够的话题度和未来性,“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类数字孪生的元宇宙,其作用是使相聚千里的参与者们能够共聚一堂,或是对城市未来规划形成预演,让未来提前到来。”至于元宇宙运用的未来场景,她则指出,其大势或许会像很多影视作品中想象的一样,真正形成元宇宙社区,人们完全可以像生活在物理世界一样生活在元宇宙之中。
李纯结合探索元宇宙与建筑设计行业结合点的应用实例提道,目前其团队打造的元宇宙应用场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依托企业的文化空间,打造城市会客厅的元宇宙,从而让四川来客可以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了解企业的设计理念和项目产品。第二种是在文殊坊的实体规划过程中,其团队同步打造了文殊坊的元宇宙,使外地游客同时也可以感受文殊坊的魅力所在。最后,其团队还在搭建数字乡村的元宇宙,营造数字乡村文化旅游消费的新场景、新体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未来数字时代,城市空间将是流变而多样的,拥有无限可能,也将不断给我们的审美观点带来冲击和变革,不断给城市美学发展创造新的动力和支点。”李纯总结道,如今关于城市美学的构想并非追求极致的完美,而是去认识到不美也是美,“有时候不完美反而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提升的余地。”她指出,美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它不是一种感官形态,而是一种文化心理;同时,城市美学也不只是外在形态或单纯的关于美的实践,而是要关注生活在城市中人的情绪和体验,辨析美感的产生,革新关于美的认知。
“吴冠中先生曾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2019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要提升社会的审美水平,因此作为城市空间的设计者与创造者,让更多人关注到美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李纯最后表示,美学是一个广泛而崇高的范畴,并不仅仅只是建筑学领域,“未来希望能够邀请到大家一起寻美、谈美、创造美,构想美好的未来城市,因为城市美学需要聚合而生。”